编者按: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(中国网)、陕西省水利厅、陕西省国资委、甘肃省生态环境厅、甘肃省水利厅主办,渭南市委宣传部、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、丝路文明网承办,陕西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“渭水泱泱大潮滂滂”首届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,7月28日至8月5日,陆续走进陕西省渭南市、咸阳市、西安市、宝鸡市,以及甘肃省天水市、定西市,集中宣传展示陕甘两地持续推进渭河流域高标准生态建设、协同推进渭河流域生态治理与品质提升、以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两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。

在渭河综合治理工程渭南城区段,整齐堆放的备防石,组成渭河“护盾”;高大挺拔的杨树,如同严阵以待的防洪卫士;堤顶宽阔平整的公路,为两岸民众出行“加速”……

image.png

渭南市渭河生态区保护中心副主任刘晓红介绍,渭南市渭河综合治理项目于2011年开工,次年6月完成堤防建设,2015年完成堤顶建设。项目对168公里渭河堤防、53公里南山支流堤防进行加高加宽,铺筑168公里堤顶道路,实施158公里堤顶绿化,并建成9座渭河支流入渭口交通桥、3处防倒灌工程。

image.png

项目如长龙盘踞,西起渭南与临潼交界,东至潼关入黄口,涉及渭南高新、经开、临渭、华州、华阴、大荔、潼关七县及市区。

“随着项目的建成和巩固,渭河防洪能力大幅提升,防洪标准由过去的五十年一遇变成百年一遇。”刘晓红说,“项目建设后,经过多部门监管,无序采砂变为有序采砂,水生态得到有效恢复。”此外,工程还推动华州、华阴蓄滞洪区蓄水运行,完成191平方公里滩区清障、2万亩退耕还河还湿地。

刘晓红介绍,渭南城区段是渭河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。该段工程左岸西起临潼渭南交界的楼赵村,东至临渭区苍渡工程,全长25.16公里;右岸西起临潼渭南交界的零河口,东至赤水河口,全长26.51公里。该区段加宽加固堤防,使其迎水坡坡比达1:5。

城区段防洪工程不仅是抵御洪水的“硬核”屏障,更是便民利民的民生工程。这里的堤顶道路,极大方便了两岸群众出行。三处生态公园,成为两岸群众休闲娱乐好去处。与此同时,这里还每年举办自行车越野赛,在为自行车爱好者提供展示舞台的同时,进一步提升了渭南城市的知名度、影响力。

image.png

“位于城区段的河滩李工程,是渭河干流在这里的重要险工。”刘晓红介绍。在这里,30米宽的防护林带郁郁葱葱,沙王大桥跨河而过。在几次洪涝灾害期间,河滩李工程岿然不动,牢牢守护着渭南城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

责任编辑:邹钰坤